問題描述:全球化面臨變數時,英國人為何寫信盛贊上海?你怎么看?11月4日消息,金秋時節,一批重大外資項目正在上海加緊“播種”。 僅僅10月19日一天,上海大眾新能源汽車工廠和西門子醫療實驗室診斷工廠兩個“大手筆”工程就同時宣布開工,總投資額超過200億元。 18年7月,上海出臺《貫徹落實國家進一步擴大開放重大舉措加快建立開放型經濟新體制行動方案》。在外部環境發生明顯變化之時,上海以“管用見效”為原則,推出100條務實行動。 上海市政府相關部門曾收到了一封來自倫敦的郵件,倫敦金融城政策與資源委員會主席孟珂琳在信中稱贊“100條”說,“這些行動表明,上海走在市場開放的最前沿”。這正印合了“100條”期望釋放的強烈信號——“時代在變,環境在變,機遇和挑戰在變,但是,開放的立場不能變,開放的優勢不能丟”。
領域專家:英國人很狡猾,很會借東風。
領域專家:糖衣炮彈,不要當真。
領域專家:客觀來說,沒英國,不上海。沒英國,不香港道理一樣。影響了中國百多年的中國城市化格局從內陸走向海洋。
領域專家:球都是往外推的,好壞目的還要看操控者???